1. 光学编码器(Optical Encoders), 即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
2. 全球光编码器的收入从2014年的8669.68百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10669.17百万元,平均增长率超过4.24%。在世界范围内,北美、欧洲、亚太是主要的制造业地区。北美是光学编码器市场的领导者,预计2019年其收入将占到生产市场份额的41.48%。博通,BEI Sensors,雷尼绍,Dynapar,Baumer Group,多摩川,CTS,Allied Motion,EPC等是全球领先的光学编码器制造商,在2018年行业前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50.44%。
3. 光编码器下游应用广泛,主要应用领域有医疗保健,机床,消费类电子产品,组装设备等。在全球范围内,机床是最大的应用市场,2018年机床占光编码器下游总消耗的30.56%。 按类型可分为增量编码器和绝对编码器两种。增量编码器是主要产品,2018年约占全球光编码器消费的67.82%。
4. 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分析,北美和欧洲是全球光学编码器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其中北美是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地区。2018年北美光编码器消费量约674.85万台,约占全球消费量的37.24%。中国制造商在技术上不成熟,但是中国市场空间大,国际品牌与本土品牌价格差距也大。由于生产成本较低,许多光学编码器巨头已在中国设立工厂。另外,主要企业与下游客户建立了稳定的供需关系,市场引导能力及话语权较高。市场渠道主要依赖经销商,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国内将涌现出一批有实力的光学编码器制造企业,同时也有些企业可能会选择与跨国公司合作成立合资企业或者强强联合以增加竞争力。
5. 据预测,2025年全球光学编码器市场价值将达到13971.71百万元,2020年至2025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4.31%。从产业链的角度,光学编码器的原材料价格波动必然会影响到光学编码器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理论上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具体来看,市场供需情况对于光学编码器的影响更大。随着光学编码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产品价格在未来时间内将逐步下降。
国内外编码器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全球市场现状: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编码器行业市场研究及深度专项调查投资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编码器的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15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23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9%。对高端自动化和工业4.0的需求是推动编码器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2019-2024年工业领域占编码器市场的最大份额。工业领域将成为编码器的关键最终用途部分。由于机器人在焊接、涂漆、组装以及印刷电路板的拾取和放置、包装和标签以及其他应用中的使用越来越多,工业最终用途正在迅速增长。工业应用中的编码器用于线性测量,定位标记定时、卷材张紧、逆止器测量、传送、填充等。最常见的应用是在电动机的运动控制中提供反馈。
同时,在预测期间,光学技术编码器预计将占据编码器市场的最大份额。这种增长归功于光学编码器在纺织、造纸、木材、金属、橡胶、塑料、消费电子和自动化领域的广泛应用。此外,由于需要更准确的数据,对光学编码器的需求正在增加。大多数应用都使用光学编码器,因为它们提供了准确性。光学编码器不需要任何单独的电子设备来提供位置或精确位置。
此外,亚太地区将从2019年至2024年占据编码器市场的最大份额。亚太地区的市场也可能在预测期内呈现最高的复合年增长率。推动亚太区编码器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中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对制造业、消费电子、汽车、纺织和其他终端用户行业的编码器需求增加。
企业方面:HEIDENHAIN GmbH(德国)、POSITAL FRABA Inc.(德国)、Sensata Technologies(美国)、Dynapar Corporation(美国)和堡盟集团(瑞士)是编码器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产品发布是市场参与者获得竞争优势的常用策略。
HEIDENHAIN GmbH(德国)成立于1948年,总部位于德国Traunreut。它开发和制造线性和角度编码器,旋转编码器,数字读数和数字控制,以满足苛刻的定位任务。其产品主要用于高精度机床以及用于生产和加工电子元件的工厂。该公司通过在编码器领域进行众多产品发布和产品开发不断进步。海德汉有限公司通过收购全球各种运动控制产品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巨大的增长。例如,北美的海德汉代表了多个公司品牌,如ACU-RITE、LTN、AMO、RENCO、ETEL、LEINE&LINDE和E&E Electronik。
POSITAL-FRABA Inc.(德国)是总部位于荷兰的FRABA集团的北美成员,该集团为各种行业和应用中的位置传感和运动控制提供先进的产品。该公司成立于1918年,总部位于德国科隆。它设计和销售用于运动控制和安全保障系统的传感器。其产品组合包括旋转编码器,倾角仪,线性位置传感器和各种附件。POSITAL的核心产品是IXARC系列旋转编码器,它有两个分支:基于光学代码盘技术的高精度绝对式旋转编码器和坚固耐用的多功能磁编码器。POSITAL的旋转编码器非常适合工业应用(制造、包装、过程控制等)和建筑和农业机械,采矿设备和替代能源项目。采用有机策略(如产品发布)有助于公司扩大其产品组合,并在编码器业务中保持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现状:目前,编码器在中国OEM市场的应用比例较高,主要应用于机床、电梯、伺服电机配套、纺织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起重机械等行业。
(1)电梯行业:编码器用在电梯行业主要是轿厢的位置控制和电梯的速度控制。从最近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2018年比2017年中国电梯行业整个的数据增长大概10%左右。目前随着房地产热度下降以及整个电梯行业配套的配比增加,电梯行业呈现一个低速发展的趋势,未来一两年当中我们可期的是在电梯行业内编码器还是有一个增长的态势。
(2)伺服控制领域:伺服市场在2017年至2018年一年半的时间内,出现了井喷式的爆发增长,在2018年6月份以后出现了分化,部分行业及企业出现了断崖式锐减,当然也有部分的行业在伺服领域取得了稳定增长态势。从编码器的应用中可以看到,在伺服行业部分细分市场有朝阳或者夕阳分化的过程。
(3)机床行业:根据中国机床协会2019年1月份发布统计数据来说,2018年中国机床的整体的收入和利润情况要略好于2017年。对于机床企业来说,主要的客户群很大一部分来自汽车行业。而在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呈现了下降趋势,汽车行业的停滞不前对机床业发展也是个不太利好的消息。考虑到国家补齐短板的投资政策,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还有部分向机床倾斜的政策。预测2019年机床行业将与2018年持平。
(4)机器人领域:从2018年前三个季度数据来看,全球机器人行业产值达到200亿美元,这其中,中国市场有55亿美元。实际上,从全球机器人发展的速度看是增长了13.6%,从中国机器人整个发展来看增长了18%。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增长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倾斜,得益于伺服领域对机器人市场的深度挖掘。可见机器人行业在未来的一两年内,还是会有一个成长的空间。
(5)军工、细分领域:军工、细分领域在2018年也有稳步增长的态势。大行业来分,单从国产编码器,我们在2017年有两位数的增长,虽然在2018年下半年伺服有所下滑,但还是一个增长的态势。
产业前景:工业2.0-工业4.0升级的拉动可能给未来伺服界或者相关的行业带来一个持续的稳定的或者爆发式地增长。但工业2.0至工业4.0绝非一日之功,从工业1.0-工业2.0经历了100年的时间,工业2.0-工业3.0经历了70年的时间,现在从工业3.0到工业4.0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从时间和经验来看,整个产业的升级将会是一个相对漫长的一个过程。在中国其实有很多的公司现在还停留在大机器化生产的过程当中,靠批量或者是固定资产的投资达到整个产业提升的目的。
随着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编码器产品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客户已不再满足于编码器仅能将物理的旋转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还要求编码器集成度更高,产品更加耐用,并且希望能在绝对值编码器中出现更丰富的接口方式,使更多的设备实现智能化。